建设宜居家园我们在行动
产品介绍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既要基础设施的改善,也要精神文明的繁荣。让当地村民切实受益,慢慢地加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需要人居环境持续性的多维度改善。因此,我们不仅要提升村容村貌,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打造更加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还应当注重文化挖掘,建设文明乡风,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精神动力。
丽达·阿吾瓦别克是一名哈萨克族干部,她常年工作于乡村振兴一线,亲眼见证了强德珠尔特村——一个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边境小村一步步走向宜居村落的蜕变。
她介绍道:“强德珠尔村户籍常住户334户,其中旱厕53座、水冲式277座、简易3座,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全村老龄化偏高,有劳动能力的青年、中年人都外出打工或创业,留住家里的都是老年人,他们日常生活中腿脚不灵活,最基本的家务都难干。”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强德珠尔村的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丽达说:“居民生活区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虽然村里有公厕,大部分村民喜欢用自家院子内的厕所;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污水处理设备,但农村及集镇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空地后渗入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从明污转为暗污,形成天然的集污池。”
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起“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拨付专项资金,打造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行动的典型案例。在经过研讨后,最终选择吉木乃县强德珠尔特村,尼勒克县库热村,青河县喀让格托海村作为项目村。
经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特聘专家组调研论证,强德珠尔村污水管网的改造计划提上日程。
项目开始阶段,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方式给老百姓讲解项目实施时间、投入资金、资金帮扶单位、带来的效果等,使项目得到了大部分居民认可。个别居民还表示“如果有居民自己掏钱的部分,我们也愿意,因为平房区集中排污解决了我们的排污处理困难的问题。”
然而,对于项目实施,一些居民表示担忧,害怕管道铺设会影响自家院落整洁。丽达说,对这种的情况,村干部会再次入户走访做详细解释,村民们在真正了解后也解除了担忧。
项目施工后,村民遇到的污水排污难的问题被解决。通过实行长达2721米管网归集,新建终端无害化处理大井,实施管道分户、支户改造后,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进主管网,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辖区42户村民为此受益。
项目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居民表示:“以前没有管网的时候,我们只可以把污水倒在门口流到路上,路过时臭气熏鼻,现在污水处理设备建好投用,村民们的生活垃圾污水经过处理后,村里的卫生情况改善很大。”
对于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带来的好处,辖区居民李瑞的感受很深。他表示:“以前厨房的污水是自己收集再倾倒,现在厨房和卫生间都接上了排污管道,用水也很方便了。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干净、整洁了。”
这是一面位于新疆吉木乃县强德珠尔特村的文化墙。精美的绘画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融为一体,甚至吸引了周边乡村的居民前来观赏。村民周玲阿姨说:“村文化墙成了风景线,文化墙不断地吸引着路边散步的人驻足欣赏。”
绘制墙面彩绘的工作人员哈利亚尔介绍,最初来到这里,杂草丛生。经过治理后,道路畅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这些文化墙的出现让强德珠尔特村成为了“别人家的村庄”,不仅当地村民夸赞,还引来一些其他村居民的羡慕。
哈利亚尔回忆说:“有邻村的村民提出他们也想美化墙面,还问我政府能不能帮他们出钱,我说不知道呀。然后他就说:‘行吧,明年我们自己掏钱也要画成这样’。”
丽达也向我们谈起了这个有趣又温馨的故事。她表示,文化墙让美丽村庄更出彩。目前,强德珠尔特村有1500㎡的村文化墙与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深层次地融合,用形象的图画,通俗的语言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新时代要求,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一面面丰富多彩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发挥了传播先进文化、文明乡风和促进乡村和谐的独特作用。
让村民们幸福感提升的项目建设成果慢慢的变多,较为典型的还有“巴扎广场”的改造。杨凌燕说:“我们平日里喜欢和姐妹们参加村里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每次活动前会在巴扎广场练舞,但是广场地面不平、变天时没有场地练。”
针对这一情况,强德珠尔特村的巴扎广场改造迅速启动,项目占地面积30亩,地面硬化19980㎡,并搭建了一个120㎡的小舞台。丽达说,巴扎广场经过改造变成了干净整洁的休闲广场、集文化娱乐、政策宣传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将“小”能量变“大”。
杨凌燕与伙伴们的欣喜溢于言表:“我们大家可以搞活动、跳广场舞,还可以唱曲子,巴扎广场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快乐,给老百姓造福。”
“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的其他项目点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青河县阿热勒镇喀让格托海村,项目中期建设完成后,该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均为完整下水道式厕所,已接入管网农户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将达到 100%,均由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其中,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包括4公里污水管网、检查井144座、涉及损坏院落硬化的拆除及修复,现已施工完成。
此外,100m³成品化粪池4座、12m³成品化粪池1座、6m³成品化粪池3座、2m³成品化粪池16座,户厕坐便器80个、成品化粪池均已安装好,户厕坐便器已采购分发至每户老百姓房屋内。
通过本项目实施,青河县阿热勒镇喀让格托海村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收集、治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了因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对于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较为显著。
而在尼勒克县,土建工程中人行道、公厕主体施工完毕、路灯全部安装好,户厕改造也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提升的现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发起了宜居家园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展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村容整治等基础设施设备援助和运维机制创新及宣传倡导,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助力建设可持续的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