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向“新”而行 振兴有方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2024-09-19 05:51:57

产品介绍

  举办盛会激发发展动能、成立县域“反向飞地”企业、在全市率先建设光伏无动力或微动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三产融合走出致富新路径……

  今年以来,大埔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为总抓手,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这是属于大埔的时与势。11月4日,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大埔分会场系列活动举办,海内外的大埔乡贤、商会协会代表、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现场更是集中动工和投产总计划投资额超过50亿元的19个项目。

  会场内,掌声热烈,这是对新气象热切期待的心声共鸣;会场外,项目动工,这是对新气象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

  今日大埔之发展,客商乡贤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间。事实上,大埔已经走上了设施逐渐完备、人居环境一直在优化、服务效能不断的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快步向前的良性循环道路,也为广大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招商引资是高水平发展的“强力引擎”,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陶瓷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园,成功创建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梅龙高速、大潮高速构成“一纵一横”新通道,将大埔与海西区、潮汕揭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两小时……推介会上,当地重点围绕产业基础、平台载体、营商环境、要素资源、政策红利、招商引资等方面做宣传推介,展现大埔独特的发展优势。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把电力、陶瓷、先进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作为主攻方向,大埔聚焦“打粮食”项目,坚持“招引”“培育”双向发力,以开放的政策环境、诚信的人文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喜迎四海宾朋,广纳八方客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在大埔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高水平发展?客商乡贤是重要力量。近年来,大埔逐渐汇聚起乡贤合力,积极探索“乡贤+”模式,不断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公益慈善、基层治理,推动苏区加快振兴。

  今年以来,瞄准乡贤企业、优强企业和大埔籍商会等,大埔积极招商引资,县党政主要领导累计外出招商33次,已邀请30多家企业来埔考察。今年以来,共招引项目24个,计划投资总额55.16亿元;已动工项目14个,实际完成投资6.81亿元。为了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当地还聘请首批20名“招商顾问”,凝聚广大乡贤力量,共同为家乡建设加油鼓劲。

  前途漫漫亦灿灿。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大埔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苏区高质量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工作、很多问题都需要新办法、新思路、新举措。怎么样找到这些新的办法、思路与举措?大埔的答案是:用改革来探路。

  11月20日,大埔县国有企业大埔客风文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军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成立县域“反向飞地”企业。

  “反向飞地”驻粤企业旨在整合盘活镇村资源、资产、资金,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通过“卖出去”将大埔“土特产”特色产品推向广州、湾区乃至全国,打通农特产品营销售卖渠道。通过“招进来”,推动大埔蜜柚产业升级、文旅产业资源整合和市场开发取得实效,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联村带农致富能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进一步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在广阔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依然是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的短板。处在粤东北山区的大埔,山多、面广、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难度更大。

  问题导向,靶向攻坚。据大埔县政府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逐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大埔县对全县1591个自然村实施污水处理设备整体改造工程。创新运用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在全市率先建设光伏无动力或微动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全力破解农村污水处理和设施“没人管、没钱管”难题。

  据介绍,改造分三类进行:一是纳入污水处理厂;二是资源化利用;三是零散收集自然消纳。当地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分区、分块、分类进行精准治理。

  “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分为三级化粪池、微动力强化预处理罐、光伏+装配式生态滤池、资源罐一体化设备工艺、纳厂处理工艺5种。”上述负责人举例说,适用于30-100人较小聚居片的微动力强化预处理罐,在传统“厌氧+沉淀”工艺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太阳能增氧装置,利用自然能发电进行间歇曝气增氧,有效降解污染物。预处理罐作为污水处理后的储蓄罐,能够适用于浇灌菜地、田园等。

  “被动坐等”变“主动上门”,转变的是作风,赢得的是认可。据大埔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方面,当地深入推动项目审批领域“极简审批”改革,针对土地供应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通过部门提前介入,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审核公示、政府储备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成交公示与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同时启动、同步发布,可为企业节省事项办结时间5至10天。

  大埔县相关的单位积极对照市级“参考清单”和其他各县(市、区)“极简办”清单情况,持续梳理完善“极简办”事项清单,初步梳理出第二批“极简办”清单共1988项。其中,“即来即办”清单626项、“不见面审批”清单1004项、“自助办”清单28项、“免证办”清单320项、“融合办”清单9项、“一件事一次办”1项。

  据悉,大埔蜜柚“试验田”项目实施主体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种植培养面积为1000亩。项目旨在为大埔蜜柚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试验工作,帮助当地蜜柚产业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实现土壤改良、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帮助当地农户实现订单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项目组将对“试验田”内生产出的蜜柚进行品牌包装升级,保证以不低于市场采购价的价格统一采购,并基于基地成员企业在商超、商贸、电子商务平台、工会、食堂等多种渠道,构建大埔蜜柚的高品质、新品类、名品牌的全新市场营销形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进西河镇漳北村的禾肚里稻田民宿,稻田、溪流、蜜柚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民宿和乡村紧密结合在一起,盘活了当地的特色资源,成为的新路径。

  在禾肚里品牌创始人、梅州市禾肚里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桃看来,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最重要的是与周边景观互通互联。

  近年来,得益于新农村建设,漳北村独特的资源优势得到彰显。山水田园风光优美、基础设施齐全、乡村特色产业鲜明……这些优势赢得网红民宿公司“禾肚里”的青睐。2019年,“禾肚里”利用漳北公学闲置的校舍打造漳北公学田园综合体,创建集“民宿+农耕+研学+文旅”于一体的园区特色综合体,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如今,“禾肚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客户以潮汕和珠三角游客为主,五一、国庆等假期天天爆满。”郑春桃算了一下,今年民宿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人气旺了,村民们的销路拓宽了。“禾肚里”稻田民宿将村民种植的蜜柚、水稻、玉米等农副产品搬到民宿内,变成旅游商品推销。“游客来住宿时,能体验农耕生活,遇到满意的时也会买一些。”郑春桃说,“禾肚里”稻田民宿也解决了部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90%以上的员工是当地村民。”

  今年68岁的村民张元宣已经在“禾肚里”工作了4年,每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此外,民宿还会收购他种植的蜜柚、蔬菜。“收入更稳定了,生活过得更舒心了。” 张元宣笑着说。

  前不久,大埔县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技术开发(委托)合同签约仪式在县科技信息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签订技术开发(委托)合同,标志着大埔县瓷土矿资源开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以此为契机,大埔县将持续深化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合作,将瓷土精深加工打造成优势产业、链主产业,加快解决“瓷土外卖、瓷泥外购”等短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陶瓷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大埔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事实上,大埔作为“中国青花瓷之乡”,是我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制瓷工艺饮誉中外。现有数据表明,大埔全县已探明各类制瓷资源量约4.37亿吨,其中瓷土矿约1.56亿吨、瓷石矿约2.73亿吨、钾长伟晶岩约0.09亿吨。

  今年以来,为抢占陶瓷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先机,加快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大埔组织对陶瓷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重新定位,初步形成“以瓷土规模开采分离加工为核心,带动传统陶瓷转型升级和带动先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配套建强产业园区平台”的“一核两带一平台”发展思路,全力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全力打造全“瓷”性材料产业。

  锚定日用、智能卫浴、工艺陶瓷,大埔全力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紧密对接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潮州和福建厦门等有名的公司,加快激活传统陶瓷产业生态。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加快改变大埔陶瓷产品结构单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等现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大埔陶瓷总实力,破解传统陶瓷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难题。

  竞逐陶瓷新材料领域潜力赛道方面。结合本地瓷土高钾低铁和富含氧化硅、氧化铝等优势,大埔近期初步形成先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引导吉玉、玉丰、兴芯、中山荣炬等陶瓷企业,围绕半导体陶瓷覆铜基板、IGBT铝碳化硅封装衬板、陶瓷继电器、发光功能陶瓷等细分行业,找准切入新型陶瓷新赛道新市场,全力打造全“瓷”性材料产业。

  ●今年1—9月,大埔县地区生产总值71亿元,比增3.8%;规上工业增加值10.67亿元,比增1.9%;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比增3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亿元,比增3.8%

  ●深入抓好招商引资,抢抓省委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以及梅州“两个15%”政策落地重大机遇,坚持党政领导带头赴外开展园区招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

  ●今年招引项目24个,涵盖新型陶瓷、锂电池、食品加工等实体行业,计划投资5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75.6%

  小蚯蚓如何“钻”出致富新路径?在茶阳镇长兴村,这一特色产业的实践吸引了人们注意力。

  今年初,在茶阳镇人民政府和驻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引进下,年过花甲的乡贤谢有奎从广州返乡创业,成立梅州市地之龙种养殖有限公司,将长兴村山沟里撂荒几十年的土地开垦成广地龙养殖基地。

  “广地龙养殖并不难,只要把控好土壤湿度和避免高温日晒,再加以科学配比的养料,大多数都能取得好收成。”他说,由于产量稀少,市场供不应求,广地龙价格持续走高,产业很有前景。

  按照计划,今年内养殖基地将专注育种,明年才开始收成。谢有奎算了一笔账,广地龙养殖周期快,养殖3个月左右可以采收一季。一年可收成3次左右,每亩可产广地龙1000公斤,制成干制品约100公斤。按市场收购价,广地龙干制品约为每公斤340元,每亩毛利可达到约3.4万元,净利可达到2.2万元左右。

  发展绿色有机循环产业,不仅拓宽村集体收入来源,还让村民实现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基地每天有15名村民上班,多的时候能达到30人。”谢有奎说,接下来,养殖基地还将发动农户一起来参与广地龙养殖和中草药种植,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生态环境好、农民致富快的发展新路径。

ayx爱游戏官网,专营 玻璃钢化粪池 复合化粪池 混凝土化粪池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5537328821  流量统计  免责声明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ayx爱游戏官网 技术支持:爱游戏app苹果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238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