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社区半年不到15处化粪池满溢 老旧小区困局咋解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2024-08-06 22:09:59
“水心住宅区竹组团的化粪池又满了,粪便都流到地面上了。短短半年不到时间,桂柑社区就有15处化粪池满溢的情况出现。”5月7日,“欧阳委员工作室”一条这样的微博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当天下午,记者联合“欧阳委员工作室”负责人、温州市政协常委欧阳后增前往水心住宅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化粪池满溢是如今老旧小区都会存在的问题。为此,不少住户怨声载道。
记者一来到水心住宅区竹组团20幢和21幢之间,一股难闻的臭水味扑鼻而来,只见一大摊污泥水在楼下的草丛处,周围苍蝇嗡嗡乱飞,污水还不时溢出,流入旁边的坑洼处,现场十分脏乱。
“每次经过,我都是捂着鼻子,一不留神还会被溅一身污水。”现场一住户这样和记者说。“我现在连窗户都不敢开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气味难闻,让人难以忍受。”家住21幢一楼的朱阿姨满脸无奈地说道。
家住20幢一楼的鲍阿姨焦急地和记者说,因自己家住一楼,连冲厕所都成为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刚开始我们也没在意,没想到现在不仅污水横流,而且还倒灌到家中的卫生间。”
这样的情况,在水心住宅区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由于小区化粪池、污水管网等设施老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地下管道下沉、断裂,常常会出现化粪池满溢的现象。但因没有物业管理,都是社区出面及时对接化粪池清理公司。”桂柑社区网格员张超告诉记者。
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就一直忙着处理化粪池满溢的事情。他说,住户来反映化粪池堵塞的问题后,社区本着谁使用谁出钱的自治原则,通过清理公司查看、估价、公示,每户平均分摊费用来解决化粪池满溢现象。”
记者了解到,化粪池每次疏通需要500—600元左右,但治标不治本,没过多久就会堵塞;大规模清运则需要上万元不等。正常的情况下,社区工作人员会联合居民代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让每户分摊30—50元不等的清理费。
全国人大代表、松台街道桂柑社区书记柯建华和记者说这样一组数据,桂柑社区一带基本都是二十几年以上的老旧社区。从今年1月到4月,社区已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对15处满溢的化粪池进行了疏通。她和记者说,前几年,该社区计划采用合同委托形式,确定委托服务事项,由专业服务企业每年进场一次清掏处置,但最终因为经费的问题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前不久,人民西路1-141号、人民中路8-189号的路面就发生了化粪池满溢,不少污水直接流到路面上,现场恶臭难闻。
而提起满溢现象,家住上陡门10、11组团的居民也苦恼不已。“我们这里也常发生满溢现象,污水臭烘烘的,每次路过这里都得捂鼻子。”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市区老旧小区不在少数,五马、水心、上陡门等地,都普遍发生化粪池满溢现象。由于这些老旧小区大多没有物业,只能由辖区街道、社区牵头,自筹资金,自治难题。
不过,部分住户认为,污水倒灌是一楼、二楼住户的事,化粪池满溢的事与己无关。“有时候,污水都倒灌到二楼的卫生间了。五楼、六楼的高层还满不在乎。”一住户气愤地说。
根据化粪池建造图集技术规范要求,化粪池至少每年清掏一次。但真实的情况是居民住户对化粪池定期维护无意识,长期未清掏,其后果往往是化粪池满溢,小区管道堵塞。
此外,在化粪池疏通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正常的情况下,街道和社区只能联系路边的“民间疏通队”前来疏通。但这些“民间疏通队”良莠不齐,无固定标准。而一些“民间疏通队”甚至将抽出来的粪水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河道,造成了城市环境出现二次污染。
采访中,不少住户呼吁,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针对类似情况能够采取对应的措施,尽快解决老旧小区化粪池频频满溢的问题。
2016年3月1日,温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聚焦城市环境——《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对于化粪池的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该条例中提到,化粪池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不清的,由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门负责。
其中该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化粪池应当按照清掏周期的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清掏、符合文全要求防止阻塞、外溢、粪水、粪渣实行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对于造成化粪池外溢的,责令立即清理,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却面临着不少问题。老旧居住小区的化粪池共同产权人往往在管理上并不到位。
“主要原因是很多老旧居住小区没有物业来管理,在化粪池管理上住户又意见不统一。因此,属地居委会在管理上难度不小。”鹿城区环卫科化粪池管理所主任陈定欢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