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遭遇尴尬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2024-10-22 01:06:38
前段时间,本网报道的《猪粪水流入稻田,“毒”死300多斤田鱼》一事,引起市民反响。很多市民纷纷打进本报民家热线谈自己的看法。市民集中反映了我县养殖场尤其是养猪场的现状及带来的环境影响,更关心这些养猪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生猪来源是否卫生建康?近日,记者就此走访了我县各地区不同规模的养猪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县有很多散户养猪场,生猪存栏大都在200-500头之间,都是农户自发投资建成。地点大多在农户自家门口,或是在一些田园靠近水源的地方,有的则租赁村里的闲置农田。
在上塘镇中联村,养猪场建在道路农田旁附近,用水泥砌成隔开的猪圈里,一只只小猪正依偎在母猪旁吃得正欢。据主人介绍,因最近刚被收购走,现在猪栏里还剩100多头。他称猪圈里的污水经排污管排出来。但记者看到,其实猪圈里的污水是直接排到外面一个废弃的农田里。提及这样会影响周边农田时,他称:“排放出来后,都被当地农民挑走,况且我们家污水也比较少。”
而在另一个养猪场,记者推门进入,苍蝇满面扑来。在门口的一辆三轮车上放着几个装泔水的塑料桶,而正前方的一个简易棚下有一个烧制的锅炉,猪圈右方水塘则用来排放污水。记者进入棚内,几只猪正在外面乱跑,而胡女士正拿着自来水给猪圈冲洗。胡女士称为了省钱很多人用泔水养猪,自己以前也喂养过,但为了猪的健康现在都改成饲料喂养了。
记者看到,像这类散户养猪场的粪便和污水,常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猪场卫生条件达不到有关要求,“吃喝拉撒”全在一处。猪食有部分全是从附近餐馆收来的泔水,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难从源头追查和管理。当发生疫情或者猪死亡事件时,也没有隔离,而是简单采取埋葬的方式,有的则直接扔在河道里了事。
规模化养猪场的卫生、排污情况又怎样呢?上塘镇中兴村已有十来年养猪经验的郑大妈和记者说,对于猪粪水排放她们都有建立化粪池,按照生猪头数,建成规格不同的化粪池。“假如没有化粪池,当地部门肯定不让我养猪的。”
而在碧莲镇上村石门垟一家名为“荣旺养猪场”里。当记者提到能否进去看看时,主人徐红华在门口洒下了“消特灵”,要记者先踩在这上面消消毒。她表示陌生人是不允许进去的,以免带进细菌影响猪的健康。她指着猪圈后面正在建设的消毒间和记者说:现在只要装上紫外线灯就可以了,以后进猪圈前都要先到里面消毒。前年她还向县农业局申请了建设化粪池项目,最后在省环保局和市环保局各拨款4万元,县环保局2万元资助下,顺利建成了如今100立方米的化粪池。徐红华说:“这样排放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对环境就没有污染了。”
虽然这些规模化养猪场,都在有关部门要求下建立并配设备,但并不万无一失。随着规模的扩大,常出现化粪池过小或老化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如应坑乡应岙村的浙江宏峰畜牧有限公司就因化粪池出现了渗漏问题,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关部门在后续监督方面还应加强。
我县的养猪场是否都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是市民最关心的话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养猪户对此都表现得很含糊。
记者问起要说明证件时,上塘镇中联村胡女士称:“我们只是自己养养,弄口饭吃,哪里需要。”她和记者说,自己已养了20年,到现在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如果不养猪就没有生活来源。“我也想办规模化的养猪场,但资金是难题,更别提其他的了。”面对郑大妈这样已有规模的养猪场,她则称,养猪场齐全的证件是办不下来的,除非你能力好。她家也只是按照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去建设猪场里的设备。
碧莲镇养殖大户徐女士和记者说,她的养猪场已有工商营业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只是土地证是临时的。
随后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要想办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牵涉多个部门。若是兴办规模养殖场,由个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报乡镇(办事处)同意后,到县畜牧兽医局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再到县环保部门办理相应的环评意见,再到县国土部门办理养殖备案手续,然后到县畜牧兽医局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这之中,环评和养殖备案手续之间是互不关联的,各自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执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县现有的土地都是农保田,是不允许用来养殖的。所以很多规模养殖场都只是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但县畜牧兽医局要求养殖户这两项要求都符合,才给予办理审批手续。
在这过程中,每个部门其实都在各尽其职,所以就会出现这类情况,手续不全的猪场存在,但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因每个部门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政策在做事。作为政府,有时又不能只讲政策,要考虑农户的利益问题,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政策,以及猪肉现实的需求问题等等,不能实行一刀切。就如徐女士所说:“如果养殖场不破坏周遭环境,又能走上致富路,政府也应灵活对待。”
县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一方面他们只能严格按照政策来执行,对手续不全的不予批准,而对很早就已经存在的养殖场(存栏500头以上),要求一定要通过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他们也向有关部门呼吁,在政策上是否要更符合当地的真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畜牧局他们又要全力发展畜牧业,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但目前政策与现实存在矛盾,也是他们的难题。记者柳苗苗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FM 102.2电视: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今日永嘉网站:永嘉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永嘉、永嘉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