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2024-10-11 21:03:09

  县级政府投资建设+镇村组三级运维+农户付费+黑灰水分离+大小三格式化粪池两级处理+湿地净化/还田利用

  县级政府投资建设大小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等设施,配备吸粪车辆,设立长效管护专项资金,成立村级厕所服务站负责运维,实行镇督导、村落实、组实施的管护模式。厕所粪污即黑水经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部分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粪液可就地就近就农利用;其余部分经过管网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其他生活垃圾污水汇入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净化。粪渣、粪皮与其他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一起堆沤成农家肥,或转运至有机肥企业用于肥料生产。

  该范例覆盖17个村(社区)、农户6602户。2018年6月以来,积极探索推广“三二一”(三水分流、两级处理、一片湿地)模式,综合治理“三水”(厕所粪污、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在建设投资方面,县政府投资3840万元,建设3882户小三格式化粪池、35个村级大三格式化粪池、35处人工湿地和10座农村公厕。在处理利用方面,厕所粪污进入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部分还田利用;部分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其他生活垃圾污水一并进入村级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出水可进入人工湿地深度净化,达标排放或景观利用。大小三格式化粪池清掏出的粪渣、粪皮与畜禽粪污、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一起堆沤成农家肥,或转运至有机肥企业用于肥料生产。在运行维护方面,建立办事处、村、组三级网格化分级管理机制,实行办事处督导、村落实、组负责实施的管护模式,村具体抓、村干部和村保洁员配合实施。办事处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专项资金,其中农村公厕每座每年3000元管护运营资金,包括人工费、水电费等。建立粪液、粪渣清运服务体系,建设1个镇级、17个村级厕所服务站,配置2辆吸粪车,定期抽取辖区内公厕和户厕粪液,户厕每次收费40—50元、一般每4—6个月清掏1次。该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村厕所臭气熏天、污水横流靠蒸发的状况,当地2万多农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县级政府投资建设+县级有关部门、镇政府运维+黑灰水分离处理/混合集中处理+还田利用/湿地净化

  县级政府投资建设大小三格式化粪池、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为进行户用三格式化粪池改造的村,县、镇统一购买吸粪车,组建服务队伍,定期为农户义务抽取粪污,提供给种植企业(或大户)使用。对铺设管网、建设大三格式化粪池的村,如果厕所粪污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其他生活垃圾污水混合的,经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或人工湿地,达标排放;如果厕所粪污单独处理的,经管道或抽排设备转运至大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粪液就地就近就农利用。

  该范例覆盖6个乡镇(办事处)、10个行政村、3000余户。2018年8月以来,积极探索“改厕治污一体推进、村容乡风同步提升”的模式。在建设投资方面,孟州市投资280万元,在韩东村、太子村铺设污水管网,厕所粪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投资890万元,在东王庄村、北庄村、司庄村、莫沟村、源沟村、汤庙村等6个行政村建设污水处理站,铺设管网将农户储粪池与污水处理站连通,黑灰水混合收集处理;投资130多万元,在庙底村、上寨村联户联村建设大三格式化粪池(或沼气池),通过管网收集,将粪污导入化粪池(或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处理利用方面,厕所粪污主要排入大三格式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粪液用于灌溉农田或浇灌果园、菜地,粪渣、粪皮用来生产有机肥。一些具备条件的村庄,厕所粪污排入城镇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在运行维护方面,孟州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服务中心,开展技术指导、运营维护服务,镇、村两级组建专业队伍对点对户开展服务,进行建管指导等,形成市、乡、村三级技术指导和管护服务体系。目前范例覆盖村已建成10个村级改厕服务站,组建16支专职管理维护队伍,配置5台吸粪车,有偿抽取厕所粪污,提供给种植企业(大户)进行资源化利用。该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一家清粪满街臭”现象,实现了改厕治污一体推进、村容乡风同步提升,极大改变了农民群众生活小习惯,提升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县级政府投资建设+乡镇政府/村集体运维+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县级财政投资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备等。乡镇是农村公共厕所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行政村是监管主体;保洁员是具体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共厕所日常保洁、厕具维修、管道维护等。农村公厕、户厕粪污经化粪池沉淀后,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等其他生活垃圾污水统一纳管接入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或浇灌林地等。

  该范例覆盖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10141户。2018年以来,衢江区把农村公厕建设与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全方面开展百个美丽公厕建设行动,积极建立并落实农村公厕长效管理“三个三”模式(即配套化粪池、污水管网、人工湿地3类设施,建立粪污处理、日常保洁、督查考核3项制度,抓好乡镇、行政村、保洁员3类主体),确保农村公厕建好、管好、用好,粪污得到科学有效处理。在建设投资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村、户投工投劳为辅,区、乡镇共投入约800万元,建设农村公厕51座,配套建设大三格式化粪池、污水管网、人工湿地等粪污处理设施。在处理利用方面,公厕粪污进入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污水进入管网,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净化处理后排放,化粪池清掏出的粪渣、粪皮堆沤成农家肥。在运行维护方面,制定出台《衢江区农村公厕长效管理办法(试行)》,区财政按照每座公厕每年4000元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厕长效管理专项资金,建立区、乡、村、户、保洁员五级联动长效管理机制,区级负责统筹指导、乡镇负责具体落实、村级负责日常监管、农户负责参与监督、保洁员负责日常具体运维,共配备保洁员83人,粪污处理清运车2辆。该模式保证了公厕建成后正常使用,实现了农村公厕粪污无害化处理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100%、长效管理覆盖率100%,推动了“衢州有礼”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该范例覆盖12个行政村。2017年以来,紧紧围绕“四个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统一谋划与因村施策相结合、集中建设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改厕改水与乡村发展相结合),制定“三个统一”(统一规格、统一规划放样、统一组织验收),探索推广“三化”(污水净化、粪污资源化、管理常态化)治理模式。在建设投资方面,累计投入1600余万元,完成12个行政村改水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灵活设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4公里。给予每户2000元补助鼓励群众进行“旱改水”,累计拆除旱厕316座,完成改厕451户,新建公厕12座,实现行政村公厕全覆盖。在处理利用方面,厕所粪污经化粪池沉淀后,粪液通过管网收集进入村级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或浇灌利用。在运行维护方面,乡级领导直接抓,村、组两级配合管,全乡聘用55名保洁员。将改厕改水工作列入各村年终绩效考评,对整治效果明显的村给予奖励,奖励金额为10万元、8万元、6万元不等,实现管护常态化。该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村粪池朝天现象,显著提升了农民群众健康文明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改厕改水,建设美丽幸福新泗桥”的浓厚氛围,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幅改观。

ayx爱游戏官网,专营 玻璃钢化粪池 复合化粪池 混凝土化粪池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5537328821  流量统计  免责声明 营业执照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ayx爱游戏官网 技术支持:爱游戏app苹果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1238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